13500705351
热门搜索:哈仙岛游记   |    哈仙岛旅游   |   哈仙岛住宿

在这片海域

我们提供150+以上的客房

在这片海域

我们提供赶海、篝火、海浴、日出、一日三餐

文章中心
ISLAND INFORMATION
TOURISM STRATEGY
ISLAND FAQ
ISLAND BLOGS
贝壳,侠客和哈仙岛的故事 肖琼
来源:https://www.haxiandao.com | 作者:哈仙岛兴旺渔家 | 发布时间: 2016-04-29 | 1347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我和这位朋友都是爱旅行的人,有天突然被去哪儿网的小编拉到了一个500人的微信群里,熟悉的人都知道我不是一个爱网聊的人,我的手机有一半的时间都是没电的,可不知怎么的我们聊了起来,他听说我正在酝酿第二本书,于是邀请我到他的家乡,一个四面环海的渔村小岛上去住几天,寻找一下灵感,我问他是什么岛,他说就是他的微信名啊,哈仙岛。

请点击题目下方蓝色字关注山海录

一个环球旅行作家的分享平台

这里有最彪悍的目的地和最酷的玩法

定期派送来自世界各地的小礼物!!!

管理员私号:findtutu 原创图文,转载请注明出处




这是一个有关邂逅的的故事。


我和这位朋友都是爱旅行的人,有天突然被去哪儿网的小编拉到了一个500人的微信群里,熟悉的人都知道我不是一个爱网聊的人,我的手机有一半的时间都是没电的,可不知怎么的我们聊了起来,他听说我正在酝酿第二本书,于是邀请我到他的家乡,一个四面环海的渔村小岛上去住几天,寻找一下灵感,我问他是什么岛,他说就是他的微信名啊,哈仙岛。


哈仙岛,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一个世外高人,以致于我们在朋友圈里互相点赞的几个月里,我从来没意识到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名,而且就在中国北方,大连的附近。就这样,我和一位朋友的邂逅,引发了我们一家人和一个小岛的邂逅,10个小时的卧铺到普兰店,1个小时出租车到皮口港,在这里我们登上了哈仙岛号渡船,一睹了这位世外高人的真容。



人人都知道马尔代夫和圣托里尼,所以它们必须是完美的;而对于一个从未听闻的,仿佛从天而降的哈仙岛,我从心理上是宽容的,以致于我第一眼看见它清澈、碧蓝的海水的时候,已然觉得心神荡漾,不虚此行了。


而事实上,哈仙岛远不止这些。


朋友把我们安排在兴旺渔家的无敌海景房里,躺在床上看着潮水一步步退去,原本隔海相望的岩石小岛逐渐变得高大起来,而我们和小岛之间竟冷不丁浮现出一条青翠的,蜿蜒的小路,那画面太过唯美,仿佛是一个早春的童话。




翌日清晨我特意5点半起床去看小岛,可拉开窗帘却不见了它的踪影!这是多大的雾,连100米开外的,小路的开端都看不清楚,原本是寻常的一次散步,现在变得像探险一样,我没叫醒任何人,独自摸索着走向了目的地。



潮汐对于内陆长大的孩子来说是件很神奇的事情,而这条纯天然形成的,有着完美弧度的小路又是潮汐的杰作,它通往迷雾中,大海的深处,不知道还有多长,不知道何时将被淹没,这成功地戳中了我的兴奋点,胆子越来越大,步伐也变得急促起来。



走过小路三分之一的位置,岛的轮廓已浮现出来,此时我才留意到前一天看见的翠绿色并不是苔藓,而是一层新鲜的海藻,我脚下的路竟是由贝壳、石块和海藻铺成的,它符合了童话故事里一切浪漫的元素,几只海鸥一直在我的头顶盘旋,我开始后悔为什么没叫醒团团,此刻的诗情画意竟无人可以分享。




戏剧性的是,我最终没能登上这座小岛。


在距离小岛10米左右的位置,脚下的路被海水淹没了。其实不过是将将没过脚背的深度,趟过去完全不成问题,岛上一片小小的沙滩就近在咫尺,可我的心里突然没底儿了,不知现在是涨潮呢,还是退潮呢?回不去了该怎么办?想到还在等着我回去的团团和乐乐,我最终还是转了身。



10米,注定了就是我和这座小岛之间的距离。


当然,哈仙岛还远不止这些。


朋友开车带我们去他小时候常去的一片海滩,由鹅卵石铺成的海滩,两侧环绕着大块的,层层叠叠的花岗岩,峻峭中带着几分英气。朋友如数家珍地给我们介绍说:“这边的是大炕”,“那边的是小炕”,“站在这个位置可以钓到很多黄鱼和黑鱼”……



乐乐扛着个大网子和我们爬上爬下,一边收集漂亮的石头,一边根据标志物来观察潮汐的变化,一边还要忙着抓螃蟹。



朋友把一条小鱼放在两块岩石之间的一个小水坑里,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引来了一只大螃蟹,还有几只顶着花贝壳的寄居蟹,可这些谨慎狡猾的小生物们可不是那么容易捞起来的,代替它们落网的是一只比拇指大不了多少的,动作迟缓的野生海参。




我问朋友这片海滩叫什么名字,他轻描淡写地说,没有名字,岛上的人叫它东南口。


当然,哈仙岛还远不止这些。


我们翻过一个小山坡来到金沙滩,这是一片正正规规的,名副其实的,无可挑剔的细沙滩,在夏天的时候这里是岛上人声鼎沸的海水浴场之一,而现在,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早春的傍晚,它展现出了高冷的一面:空无一人,且平整如明镜。



不用小心翼翼地行走,不用担心破坏了大自然的宁静,明日涨潮再退潮之后,一切我们人类的痕迹,不管是欢乐的还是惆怅的,豪迈的还是多情的,都将被彻彻底底地,不留情面地抹平、重塑,海滩永远是这片海滩,而人是流动的,变化的,向前踏出一步,就再也回不到昨天。



从金沙滩可眺望到五虎石的背影。


传说在很久以前,哈仙岛是个树木杂从的野岛,岛前的海湾里有着淘不尽,挖不完的花蛤,人们叫它蛤子湾,湾里住着个修炼千年的蛤子仙。


不久,从山东来了一户姓张的人家在岛上落了户。这家人父母双亡,兄弟六人个个长的虎背熊腰,名字分别叫大虎、二虎、直到六虎。他们靠种地打鱼为生,日子过得不错。谁知好景不长,一年后,这里来了个蚆蛸精,他独占了蛤子湾,不到半年就吃光了所有花蛤,还要强娶蛤子仙作自己压寨夫人。


蛤子仙托梦给张氏兄弟,请求他们出手援助,仗义的张氏兄弟们带上刀矛鱼叉来到海上,与蚆蛸精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搏斗。五个哥哥和蚆蛸精同归于尽了,化身成了我们眼前的五虎石;蛤子仙为了感恩而嫁给了六虎,从此男耕女织,打鱼摸虾,繁衍后代,成为了这个岛的先祖。后人为了纪念他们,给这个小岛取名叫蛤仙岛,叫来叫去,就成了今天的哈仙岛。




当然,哈仙岛还远不止这些。


我们坐着小渔船出海,用鱼笼捕鱼。这里的渔船清一色是蓝色的,有新漆出来的是宝蓝色,也有经年累月被海风侵蚀的,是斑驳的浅蓝色,它们错落有致地停泊在宁静的海面上,本身就是一道风景。



这是我们在哈仙岛的第二天,从早上起来就阴云密布,气温不到10度,我们穿上了所有的衣服外加救生衣,还是敌不过强劲的海风,被冻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,蜷缩在渔船的一角。然而这并不影响我的好兴致,海钓过不知道多少次,鱼笼还是头一回!




从一只白色的浮球开始往上拖拽,每拽上来一节笼子心里都在期待着,这回有鱼么?有什么鱼?多少条?朋友说因为天冷的关系我们的收获并不理想,可在我的概念里这已经很多了,除去几十条被重新放生回大海的,身量未足的小鱼之外,剩下的还有20多条大鱼,两只螃蟹和一只漂亮的蓝色海星。



一群海鸥一直跟随着我们的渔船,指望能在我们放生小鱼的时候捞到一些便宜,而事实上这个俯冲捕食的动作难度很高,只有很少几只达到了目的,其余的,不过是为我们的旅行又增添了一道原生态的风景罢了。



最为惊艳的是我们回港的时候,船停泊在一片粉色贝壳铺成的海滩上。


是的,粉色的贝壳,深浅不一的粉色的贝壳,就像所有少女的梦中所希冀的那样,它们安静地躺在清澈的海水里,等待着王子和公主的归来。



当然,哈仙岛还远不止这些。


都说冷水中的海鲜最为鲜美,到底有多鲜美呢?10点半捞上来的鱼,11点半就上桌了,嫂子的厨艺是专业水平的,螃蟹、寄居蟹、生蚝、海胆、海葵、海螺、鸳鸯贝、瑶柱、还有各种各样的虾,短短两天的时间,把这一年的海鲜都吃出来了,这要是放在北京,该是多么高调,多么奢侈的事情。



朋友一直说我们来得不巧,停电、降温和大风停船都让我们赶上了,连回去的交通都成了问题。可我却觉得来得巧极了,在北京一件接着一件的凡俗事务中抽出这短短三天的时间,这一切都是老天安排给我和这位朋友的见面礼。坏天气的魅力就在于,你永远都期待着下一次,阴雨中的风景尚且明媚动人,那晴光潋滟时又是怎样的呢?这份悬念,便是你和哈仙岛的约定了。



我打心底里羡慕这位朋友,他生在哈仙岛,长在哈仙岛,走遍大江南北,更交友于天下,他是位真正的侠客。


我自己的书,除了发过一两条朋友圈之外也没怎么推广,倒是他主动给我拍了一组以哈仙岛为背景的,漂亮极了的宣传画,还不停地在各个群里转发、分享,帮我拉到了不少优质的粉丝。来哈仙岛之前觉得这是非同寻常的热情,现在看来一切都合情合理,不足为奇了。



朋友很自豪地介绍说,岛上没有警察,交警也没有,车不管停在哪里不用锁门,不用拔钥匙。700多个本地人,彼此之间都是认识的。



所以我喜欢这里。



所以我无需说服任何一个人,像我一样喜欢这里,因为同类的人自会相逢。


这个有关贝壳、渔船和侠客的故事,它始于哈仙岛,它永远都是未完待续。





哈仙岛位于黄海北部,是隶属于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镇的一个行政村,位于大长山岛西南六海里处,东与塞里岛相对,西南与广鹿岛相望。每天有客船从皮口港出发往返于哈仙岛,船程约90分钟。


有任何关于哈仙岛旅游的问题,欢迎随时和我交流。